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又是一年重陽時。這一天,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情懷里,既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真摯親情,也有“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知己友情。如今,重陽節(jié)還是法定的“老年節(jié)”,更增添了濃濃的人情味和深刻的文化底蘊。
品習俗:登高、賞菊“嘉年華”
“重陽”一詞,早在《楚辭》中就出現(xiàn)了。屈原有詩曰:“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惫湃税选熬拧倍殛枖?shù),九月初九,故名重陽。
相傳,重陽節(jié)被正式定為節(jié)日,是始于唐代。當天,朝廷舉辦隆重的宴會,百姓也不再“宅”家,紛紛登高遠游?!肚Ы鹪铝睢分袑懙溃骸爸仃栔眨匾噪染频歉咛鬟h,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p>
到了宋代,重陽節(jié)就是大型賞菊“嘉年華”。據(jù)《東京夢華錄》記載,都城繁花似錦,百姓爭相插菊花枝、飲菊花酒、登菊花臺、開菊花會,還有賽菊花市,好不熱鬧。
清代陳枚《月曼清游圖》之“重陽賞菊”局部
在重陽這天,配茱萸是必不可少的民俗。茱萸香味濃,具有醒腦、驅蟲等功效。古人采摘茱萸的枝葉和果實,或佩帶于臂,或放隨身香囊里,以此祈禱避難消災。
重陽糕是重陽節(jié)的傳統(tǒng)食物。古人為了美觀,會在糕上插彩色小旗,還加入石榴籽、栗子黃、銀杏、松子肉等食材,十分豐富。父母還將重陽糕擺到兒女額頭,祝愿百事皆糕(高),取諧音圖個吉利。
吟古詩:思懷親友 情深意長
千百年來,重陽節(jié)的文化韻味,不僅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民俗中,也蘊含在文人墨客的詩句里。
登高望遠,遠眺美景,往往能激發(fā)詩人的靈感。孟浩然的“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描繪了恬淡幽靜的山野風光。李白的“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漢分”抒發(fā)了登臨高處的暢快心情。
清代石濤《王摩詰詩意圖》
思念親人、故友也是此時感懷的主題。王維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達了思鄉(xiāng)懷人之情。李清照的“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則是愁腸百結,情深意長。
寫菊,詩人們更是各顯神通。陶淵明是愛菊“代言人”,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流傳千古。白居易的“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杜牧的“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也都是詠菊佳作。
傳美德:尊老敬老 ?;丶铱纯?/strong>
九月初九,“九九”諧音“久久”,有長久之意,因此,常在此日進行敬老活動。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敬老的傳統(tǒng),“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些名言流傳至今,加深了人們對孝道的理解,詮釋了傳統(tǒng)美德的真諦。
10月23日,老人們在西安市大明宮街道明園社區(qū)欣賞迎重陽文藝演出。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2012年,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將重陽節(jié)規(guī)定為“老年節(jié)”,倡導全社會參與敬老、尊老、愛老、助老。社會大力發(fā)展敬老、養(yǎng)老事業(yè),讓所有的老人都能夠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各地紛紛以不同形式積極開展敬老活動,無論是免費提供文藝演出,還是組織老人舉辦時裝秀、歌唱跳舞活動,都給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了不一樣的活力和精彩。
重陽節(jié),我們不妨抽點時間多回家陪陪父母,讓他們盡情享受天倫之樂。還要把尊老、敬老變成日常行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一種習慣和自覺,如此,才能讓老年人享受到真正的陪伴,才能讓敬老的美德更好地代代相傳。
來源: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