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體義
4月3日起,“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面向社會全面開放,展出青銅器、玉器、陶器及卜骨等精美文物。
河南地處“天地之中”,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區(qū)。在河南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的55個項目中,與夏商周有關的考古項目占了24項,近乎半壁江山。
禹鑄九鼎中原立國
從“營建古國”到“王朝建立”。中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持續(xù)發(fā)展和繁榮,為夏王朝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經濟、文化、社會、禮儀等基礎,大禹治水,夏啟家天下,中國第一個王朝誕生。禹鑄“九鼎”成為后世王朝深刻的歷史文化記憶,“九鼎”成為中國古代王權的象征。
中原地區(qū)是夏文化探索與研究的中心地區(qū)。隨著登封王城崗、禹州瓦店、新密新砦、鞏義花地嘴等遺址的發(fā)現,對應了文獻中記載的禹都陽城、啟都陽翟、后羿代夏、太康失國等歷史事跡,逐漸勾勒出文獻中夏人的活動蹤跡,為探尋夏代早期歷史和文化提供了線索。
司母辛鼎
二里頭遺址是夏王朝晚期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考古發(fā)現兩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從“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宮殿區(qū)”到“二里頭都邑多網格式布局”,可以看出二里頭遺址考古取得的巨大成績,夏文化研究取得的重要進展?!昂幽腺葞煻镱^遺址宮殿區(qū)”的發(fā)現表明了二里頭遺址的都邑性質,“二里頭都邑多網格式布局”則暗示了二里頭都邑有成熟發(fā)達的規(guī)劃思想、統(tǒng)治制度和模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隊長趙海濤介紹,從考古學上來講,夏朝所對應的時代,正好是以中原為中心的多元一體的歷史格局正式形成的時期。從考古學上探索夏文化,是探索早期中國文明特質的一個核心問題,也是研究中國文明從哪里來、如何走來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
不僅是都邑,都邑周邊的考古也在不斷取得重要進展。
屯南甲骨
2003年度入選的鄭州大師姑夏代城址,是我國迄今為止發(fā)現的唯一的單純二里頭文化城址,有可能是夏王朝的東方軍事重鎮(zhèn)或方國都邑。2020年度入選的淮陽時莊遺址是目前發(fā)現的我國年代最早的糧倉城,夏代早期糧倉城的發(fā)現為進一步探索夏文化的來源和夏代早期國家的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關鍵性的證據。
有趣的是,2010年度入選的新鄭望京樓夏商時期城址,2014年度入選的鄭州東趙遺址都發(fā)現了夏代、商代城址,兩座不同時期的城址位于同一地點,在研究夏代晚期與商代早期的王朝更替等方面具有重要學術意義。
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一級教授趙輝認為,二里頭文化強力向四方擴張、輻射文化影響力,形成了超越自然地理單元和文化屏障的強力沖擊波,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中華文明從萬邦林立的“古國時代”進入“王國時代”,中原地區(qū)逐漸形成了一個“一體的王朝”。
天命玄鳥商邑翼翼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以玄鳥為圖騰,以青銅為禮器,以文字為記載,商代繼承夏代王朝初態(tài),在交融與共中形成輝煌壯美的商代文明。
商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部族,文獻記載商人的始祖契助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商。2005年度入選的鶴壁劉莊遺址發(fā)現了下七垣文化墓地等先商族的物質遺存,對研究先商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王子午鼎
偃師商城小城的發(fā)現入選199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偃師商城的始建確定為夏商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界標,并將其列為“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標志性成果。
鄭州商城被學界認定為商湯滅夏立國之亳都。鄭州商都書院街墓地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書院街墓地是中央王朝都城內迄今所見年代最早的具有兆域性質的高等級貴族墓地,凸顯諸多禮制性的制度創(chuàng)新。鄭州小雙橋商代遺址入選199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遺址規(guī)模大,文化內涵規(guī)格高,具有都邑遺址的性質,或與仲丁所遷的隞都有關。
入選199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的焦作府城商代早期城址是一處商代早期軍事重鎮(zhèn)。入選2007年度的關帝廟商代晚期聚落,則是黃河南岸地區(qū)首次完整發(fā)掘的商代晚期中下層聚落遺址。
自1990年以來,殷墟三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分別是殷墟郭家莊160號墓(1990),殷墟花園莊商代甲骨窖藏(1991),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2022)。青銅器、甲骨文、王陵區(qū)兆域,是殷墟三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的關鍵要素,也從不同方面展現了商代文化的輝煌。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站長何毓靈說,多年來,殷墟考古與研究雖然取得了眾多成果,但在殷墟大邑商布局、方國考古、甲骨文、以商為代表的中國文明早期發(fā)展源流與內部驅動力等課題上,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完善。
制禮作樂群雄逐鹿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官方海報上選取的“王子午鼎”“綴玉覆面”等國寶級文物都出自周代大墓中。
公元前1046年,武王滅商,定都鎬京,史稱西周。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邑王城,史稱東周。周初分封諸侯,以蕃屏周,營建東都洛邑成周,監(jiān)臨東方諸侯。春秋戰(zhàn)國,禮崩樂壞,五霸迭起,七雄并立。在這個諸侯逐鹿、問鼎中原的時代,產生了百家爭鳴、諸子比肩的深刻思想,出現了勇于創(chuàng)新的藝術繁榮。“夏禮”“殷禮”“周禮”一脈相承,“禮儀之邦”的特質顯現在考古發(fā)現中。
云紋銅禁
連續(xù)入選1990年度、199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的虢季墓、虢仲墓是三門峽虢國墓地最重要的發(fā)現。虢國墓地是一處等級齊全、保存完好的西周大型邦國公墓地。
平頂山應國墓地入選199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應國墓地主要是周代應國貴族的埋葬地,排列有序,具有“族墓葬”特征。云紋銅禁、王子午鼎等國寶重器都是在入選199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的河南丹江口水庫楚國貴族墓中發(fā)現的。
入選2008年度的滎陽娘娘寨遺址是鄭州發(fā)現的第一座西周城址,與鄭桓公東遷可能有很大關系。新鄭鄭韓故城的考古發(fā)現先后入選1997年度、2008年度、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分別展示了鄭國祭祀遺址、車馬坑以及韓王陵的重大發(fā)現,顯示了鄭國、韓國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強大實力。
乳釘紋青銅爵
入選2020年度的伊川徐陽墓地證實了文獻所載“戎人內遷伊洛”的歷史事件,其所表現出的文化融合與嬗變,是中原華夏文明的先進與包容性的重要體現,也是中華文化五千年有容乃大、兼收并蓄、民族融合的實證。
河南省文物局局長任偉說,夏商周三代先后在中原建都立國,創(chuàng)造了登峰造極的青銅文明、輝煌燦爛的禮樂文化,形成了以中原為中心的禮制文化圈。中原地區(qū)是華夏文明誕生及早期發(fā)展的核心區(qū)域,是華夏早期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形成中的關鍵區(qū)域,也是從夏商周三代一直到北宋時期各主要王朝建都立制、統(tǒng)治全國的中心地區(qū)??梢哉f,中原文明是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不斷的主根脈,是中華文明的“根”與“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