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高級鐘表基金會推出的一則反假表廣告。
除了鐘表我也喜歡古玩字畫,可是在近十幾年里,始終沒有拜到古玩字畫方面的名師,也沒舍得為自己交什么學費,所以今天我依然是個愛好者,鑒賞水平停滯不前。在鐘表的世界完全不同,當我想學習的時候,有幸遇到師父,更有幸接觸到很多珍貴的實物,另外,不得不承認鐘表是我交學費最多的愛好或者說是事業(yè)。在鑒賞及分辨真假表的問題上我有太多的話想對大家說,不過我不指望讀者們閱讀了我這篇文字就能夠在真假表的大是大非面前游刃有余。只有少部分有心的讀者,看完文字后知道鑒賞的方向,日后創(chuàng)造機會多多接觸實物,多多總結(jié)經(jīng)驗,當“眼感、手感、聽力”都修煉得差不多了,應該可以把常規(guī)假表拒之門外。我也知道,在這方面最有需求的人反而不是一般消費者,而是當鋪、寄賣行、拍賣行的朋友,甚至假表制造者本身,造假者更急于據(jù)此提升自己的仿冒能力。
亞洲某地的假表作坊
每個品牌的表千差萬別,怎么可能有那種通行全行業(yè)的鑒偽標準呢?以前媒體似乎總結(jié)過,大致有這么四條:滴水法、手掂法、看糙細、出生紙。很多鐘表愛好者用這四條作為判斷準則,以為這就是致勝法寶,包括早年的我。但是我早在十幾年前就發(fā)現(xiàn)上述四條在北京潘家園諸多小鋪子里顯得蒼白無力,于是我決定用心好好學習。滴水法、手掂法、看糙細、出生紙這四條類似流傳很廣的用銀筷子能發(fā)現(xiàn)食物是否有毒的說法,專業(yè)人士當作笑談,大眾卻深信不疑。
滴水法
是說當你將一滴水滴在腕表的表鏡上,水滴聚集如露珠的即為真表,水滴散開的為假表。其理論依據(jù)是目前絕大部分貴一些的名表都使用“藍寶石水晶”這種高硬度材質(zhì)來制造表鏡,水滴在它的表面上是聚集的,好像在荷葉上的樣子。但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的古董表都是礦物玻璃或塑膠表鏡,水滴也是發(fā)散的。近年一些特別忠實于原著的復刻表同樣使用礦物玻璃或塑膠表鏡,你不能因為水滴發(fā)散就說人家是假表。再者說,今天凡售價超過2000元的表,都已經(jīng)步入藍寶石水晶表鏡的“殿堂”,很多高端假表(所謂A貨)同樣使用藍寶石水晶表鏡,即使滴水呈聚集狀也可能是假的。甚至有些礦物玻璃表鏡上經(jīng)過鍍膜,也會產(chǎn)生水滴聚集的效果。所以靠這個招數(shù)鑒偽,特別不靠譜。
手掂法
依據(jù)是人們普遍認為好東西的重量應該重一些,因為金子就比鋼重。所以很多朋友見到一只表,習慣性地上手先掂一掂,還稱贊分量重的表有壓手感。而在西方鐘表世界,佩戴舒適度是制表師的畢生追求。勞力士曾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使用空心不銹鋼表鏈及沖壓鋼片表扣,就是為了讓整只表的分量不要太沉。今年涌現(xiàn)出的很多全鈦材質(zhì)的表本身很輕的。所以重量不能決定一切。即使是尊貴的大金表也沒有沉到墜手的地步??傊乙姷揭恢恍卤韼缀醪蝗サ嗨?,它的輕重與真假無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