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扶這個問題,也曾考驗過我。
一個冬天的上午,我騎車去財政局辦事,抄近路從魏家胡同經過。這段路有一段沒有硬化,坑坑洼洼,泥濘不堪。
剛進魏家胡同,就看見一位老人趴在一家屋后的滑坡上,一只手拄著手杖,另一只手正搖搖晃晃用力支撐著,想站起來,一只腿跪在泥地上,另一只腿顫顫巍巍正試圖站起。一用力一滑,整個人趴在泥地上。
看看周圍沒人,我想立即停下來去扶他。腦中忽然閃出顧慮:如果我去扶他,他或他家人訛我怎么辦?這樣的事可是在媒體上經常出現。沒有人作證,他說我把他撞倒的,怎么辦?短短的一刻,心中作了反復斗爭,騎車的腿雖然仍在蹬著,卻慢了下來。
忍不住去看看那老人。老人拄手杖的一只手,顫抖著,用力支撐著,那拄手杖的手一滑,身子又滑倒在滑坡上。他又顫抖著拄起手杖,我看見他手上有血。不忍再往前騎,下了車,我把車子停在路上,跑了過去。
我挽扶著老人,問:“怎么回事?”老人嘴里囁嚅著,半天才聽清他說不小心摔倒了。
我一邊攙他,一邊又問:“你家在哪?”他嘟囔半天我才聽清“在南頭”。我說:“要不要去你家喊人?!崩先艘廊缓磺宓卣f:“家里沒人,都出去啦?!?/p>
老人渾身軟弱無力,我試圖用力攙起他。發(fā)現他兩手都流了血,一只鞋也掉在泥濘里。我一只手用力攙著他,另一只手把他的鞋從泥濘中撿起來,放在他的腳前。可他怎么也穿不上。老人努力地說:“沒事,你走吧?!?/p>
我試了幾下,抱不動他。我跟他說這樣吧,我把你扶到干凈的地方,你坐那,歇會再說。
我用力把老人從泥濘的屋后,攙到一處干凈的地方,然后又回頭把他的鞋撿回來,給他穿上鞋。
這時,才看清老人身上有不少泥巴。我又問他家在哪?鄰居家有人沒有?這時,我聽清老人說:“都出去打工了。沒有。好了,你走吧?!?/p>
我看他已經緩過了勁,就騎車去財政局辦事。
到南頭,見有幾位老婆婆站在路邊說話,問他們有誰知道摔倒的老人的家住在哪?幾位老婆婆都說不知道,只看見他是從南邊過來的,也不知是哪里的。
辦完事從財政局出來,忍不住又走上這條道。已有一男一女攙著老人往南走。我停下車問他們,你們知道他家?他家的人都干啥去啦,讓老人一人出來?其中一人說,不知道,他說他家在胡同南頭,我們往南頭送送他。
我對他們說,他摔倒在泥窩里,我把他扶起來的。兩個人點點頭,對我笑了笑。
看到有人照顧老人,我這才急急忙忙騎車趕回單位。
回單位一看,自己褲腿上、皮鞋上都是泥巴。我給同事說起這件事,有同事就開玩笑說:怕是你撞倒的吧!
作者簡介
王海洋,男,河南遂平人。現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報告文學學會會員、駐馬店市作家協會理事、遂平縣作家協會主席。在《河南日報》《散文選刊》等刊物發(fā)表過多篇作品。著有散文集《潔白的槐花》。